两会热话题|民之所向 美好成果共享的幸福生活-尊龙凯时平台入口

两会要闻
两会热话题|民之所向 美好成果共享的幸福生活
来源:诸暨网  作者:  时间:2021-01-14  编辑:骆依婷
  享受幸福,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追求。增进民生福祉,历届政府励精图治。过去的五年,我们始终把一体化红利率先向民生领域释放,全面小康指数居全国县级市第12位。已然开始的又一个五年,又是什么样的幸福在招手?坚持把民之所望作为施政所向,加大民生补短力度,实现跨区域服务便民、教育利民、医疗惠民、文化育民,打造美好生活品质区,提升高水平全面小康成色,努力建设全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让全市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在开花结果。

  十三五·回望

  民生支出

  累计投入398.4亿元用于民生,是“十二五”的1.6倍。预计2020年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70000元和42100元,年均分别增长7.2%、8.6%

  全民保障

  基本实现全民医保,户籍法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9.7%

  困难群众兜底保障逐年加强,累计发放各类救助资金6.6亿元

  社会事业

  创成省教育基本现代化县市,实现县域医共体全覆盖、城乡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

  西施马拉松、环法自行车等赛事成功举办

  每万人拥有社会组织超40个

  十五连冠

  “七五”普法全面完成,平安创建实现“十五连冠”

  枫桥经验

  新时代“枫桥经验”写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2020年

  民生支出

  全面完成十方面民生实事项目,有序推进“三医联动”“六医统筹”省级试点,建成绍兴枫桥学院主体工程,投用城东初中、明德小学,全年财政民生支出达88.7亿元

  平安金鼎

  高质量完成村社组织换届工作,深入开展第二轮安全生产综合治理三年行动,加强行政争议和信访积案化解,捧得全省首批“一星平安金鼎”

  十四五·愿景

  城市治理协同

  突出服务多元式共享,健全完善与沪杭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共建共享机制,跨区域开展高端医疗、教体、文化、旅游合作,加强城市治理协同,努力实现服务同城、待遇同质

  长三角政务

  服务一体化

  深化推进长三角政务服务一体化,扩面提升“一网通办”“一卡通行”,实现改革联动、数据联通、事项联办、治理联合

  公共服务均等化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6%左右,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城乡收入差距逐步缩小

  健康诸暨和高质量教育体系基本建成,社会保障和养老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率先实现均等化

建设与民共享的“诸暨非遗客厅”
  ■孟琼晖 政协委员、市博物馆(非遗保护中心)馆长(主任)

  诸暨有着美丽丰富的西施传说、越韵流芳的戏剧曲艺、匠心独运的传统技艺、姿态鲜明的传统美术、精彩纷呈的民俗活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传统历史文化资源对于提升我市现代化城市文化品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市已经初步形成了“优势项目引领、品牌项目扶持、濒危项目抢救”的多元化非遗保护格局。现有各级非遗项目115个,其中国家级3个、省级10个、绍兴市级50个,传承人138人,传承基地38个,浙江省非遗旅游景区2个。2019年居浙江省非遗发展指数评估第13位。

  然而我市目前仍无市级非遗展示馆,只在博物馆内部投入7万余元辟有非遗展示区,展陈面积仅480平方米。硬件设施和陈列展示显得比较滞后,这与我市非遗事业发展是不相匹配的。再有,我市现有的非遗资源相对分散,产业发展不平衡。像青口皮纸制作技艺、越王剑古法铸造技艺等项目,就存在传承从业人员较少、产业发展受阻的现象。

  我们在走访中发现,位于暨阳街道长弄堂街区的杨肇泰故居是诸暨市现存的为数不多的明代建筑,于2012年完成修缮保护。如果对此进行活化利用,建设“诸暨非遗客厅”,设立保护传承展示区、传习研学体验区、非遗产品销售区等,集传承与传播、展示与展演、研学与研习、体验与销售于一体,可以汇聚我市优秀的非遗资源,打造推出一批西施故里特有的非遗精品力作,推动形成保护传承弘扬古越非遗文化的诸暨样板,使诸暨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融入生活、活在当下、育民惠民。

  融媒体记者 徐晨晨 整理

让公共服务资源真正流动起来
  ■陈照米

  人大代表、浙江米果果生态农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全面融入长三角创新版图,推动信息、科技、金融、人才要素的“相向发展”。我作为来自农业的人大代表,这几年深深感受到我们诸暨在深化长三角公共服务中,得到了许多实惠。政务服务一体化推动长三角各类资源要素在区域内自由流动,“一网通办”让长三角地区的居民与企业可以足不出户办理多项跨省事宜。在教育、医疗卫生、养老、文化旅游等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公共服务的一体化成就了一个个民生“大礼包”,成就了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从就医“一卡通”到旅游“一卡通”,随着长三角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区域内的民生红利将持续释放。

  但是,在创新与共融中,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与边县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要彻底打破行政壁垒,让各种公共服务资源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市场需求真正流动起来,在流动中实现效益最大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去年,米果果集团开始初步谋划建设“米果果乡村振兴人才研修院”,就是在做这方面的努力和尝试。我们以米果果小镇为基地,对接省内外农业教育培训资源,打造乡村人才培养研修基地,目标就是将研修院打造成农业农村人才培养基地的浙江样板。未来,研修院还将聘请众多国内外知名农业专家学者、农业企业家,组建一支高水平、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队伍,主要就农村现代化、绿色金融、数字乡村、乡村治理等领域开展理论研究,定期发布乡村振兴研究成果。除了引进人才,研修院也将通过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千万农民素质提升工程”“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等各类人才培训活动,为本土人才创造提升机会。与三长角一体化,就是要让这片土地更有活力,让我们的农民能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这也是我们一直在努力奋斗的目标。

  通讯员 王晓铭 整理

教育扩容提质要在人才上下功夫
  ■张海铭 政协委员、市教育体育局专职督学

  教育在当前城市竞争中的分量已经越来越重,且可以明显看到,现在比拼的已经不仅是学校、学位、老师、师生比等传统数据,而是需要在保证数量的同时满足优质需求。

  去年以来,我市建成投用城东初中、明德小学等一批校舍新建工程,推进城区5所托幼一体普惠园建设,积极缓解“城镇挤”。接受省、绍兴市现代化学校评估验收24所、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评估验收6所。同时,稳妥实施“公民同招”政策,不断促进良好教育生态逐步形成。

  学位数量增加了,“提质”就显得更为重要。在长三角地区基础教育一体化的契机下,我们全面推进教育“与杭同城”三年行动计划,致力深化和发展与杭州都市圈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积极构筑教育对外开放新高地。例如陶朱街道明德小学成为浙江外国语学院附属学校,杭诸两地结对学校已达20余所,选派30余名校(园)长、骨干教师开展“与杭同城”浸入式挂职培训、200余名教师赴杭州培训学习、100余名优秀青年教师成为杭州(网络)名师工作室研修员。这种“走出去、请进来”的交流形式,加快培育和储备了一支有先进教体理念、较高管理水平的干部队伍,也为提升教育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的高素质专业化人才培养能力作出了积极贡献。

  随着一批又一批新建改扩建学校陆续投用,未来对校长及学校管理团队的需求将会大大增加,因此接下来对于学校梯队人才培养的力度应该更大、更快。新的一年,教育部门需要积极构建干部队伍“管育爱”全链条机制,在增添长三角教育协同发展活力的同时,提高群众师生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融媒体记者 徐晨晨 整理

医疗惠民更要关注乡村基层
  ■邢伟丽 人大代表、浬浦镇中心卫生院信息科科长

  浬浦镇中心卫生院现在是市中医医院医共体。医共体模式下,好处就是医疗资源下沉,每周定期会安排杭州和诸暨的专家医生来院坐诊、技术指导,这对于当地老百姓来说,相当于是定期的专家门诊,可以不出镇就享受到好的医疗资源。近年,各医院基层卫生院还都开设了乡贤名医工作室,医疗资源更丰富,老百姓得到了真正的实惠。一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我们都是在正常开展的,每年都有,去年多了一个7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免费接种流感疫苗,自愿原则,还多了一个结直肠癌免费筛查,很受群众好评。

  医疗惠民更要关注乡村基层。去年,全市统一使用了电子医保卡,很方便。另外所有的基层卫生院都投入了多功能自助服务机,向大医院学习,增加了诊间结算,减少了排队时间和各种流程。家庭签约医生兴起,每个病人都可以有一个家庭签约医生。每个村都有一个联村医生,每个月都会下村,做一些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的随访。而且现在我们有社区卫生服务站,都有医生,辐射性很广。基层就医真的是越来越方便了。

  未来,我认为医疗便民会更趋向于现实化。目前,老年人就只有医保卡,那既然有电子医保卡,其他政策是不是我们也能通盘考虑好。另外,老百姓注重实惠,就是希望看病钱便宜、方便。近年很多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的药,从原来三四十元钱降到只要几元钱,让老百姓看得起病了。希望以后有更加优惠的政策出来,也要让老百姓知晓这是国家的利民政策,是实实在在便宜下来的药,可以放心用。 融媒体记者 周旦 整理

  



网站地图